起重學院
下載手機APP
當前位置: 首頁 ? 起重學院 ? 企業管理 ? 正文

名牌戰略的經濟思考

??來源:中國營銷傳播網??作者:張計劃
|
|
|

    一、品牌的涵義

    廣告大師大衛•奧格威認為“品牌是一種錯綜復雜的象征,它是品牌屬性、名稱、包裝、價格、歷史聲譽、廣告方式的無形總和。品牌同時也是消費者使用產品的印象”。品牌可以讓消費者辨別和評價不同廠商的產品,是廠商工作質量的標記,也是其市場信譽和未來收益的載體。品牌這一制度設計是內化企業產品外部性的重要方式,能夠對企業行為產生強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使企業的努力可以獲得市場的獎勵,企業的過失得到市場的懲罰。

    品牌不屬于古典經濟學的研究范圍,原因是古典經濟學的假設是:消費者是完全理性的,市場信息是完全的和可以無成本獲得的,產品是同質的,同類產品的質量都完全相同,所以也必須處于同一價位。在這樣的前提之下,品牌毫無存在的必要。然而現實世界并不是經濟學家們設計出來的,人不可能絕對理性,誰都可能犯錯誤,無論是一般性信息還是知識性信息都是稀缺的,搜集信息是需要支付成本的。即使相同功能的產品也在外觀設計、做工質量、銷售條件乃至售后服務等方面存在差異,加之消費者的需求呈現多樣化,追求個性化,不同的閱歷、不同的性格就有不同的喜好,這就使得多個品牌都可能享有一部分顧客的喜愛和忠誠。從這種意義上來說,各種商品有一定差異性,同類產品之間并不具有完全意義上的替代性和競爭性。

    當今各種品牌在日常生活中已經隨處可見,其中不乏一些馳名世界的品牌,說明名牌產品也可以進入尋常百姓家。時常有機構對知名品牌進行市場價值評估,國內的品牌如紅塔山、五糧液等,價值達到數百億元人民幣,國外的麥當勞、蘋果、奔馳更是高達數百億美元。為什么一個牌子能值那么多錢呢?原因在于名牌產品往往信譽高、形象好,消費者愿意為其商品支付較高的價格,或者在價格相當時優先購買該商品,從而使得該企業的銷售額和利潤上升,獲得高于市場平均利潤的超額利潤。

    品牌的價值來自于目標顧客的口碑,品牌價值的大小實質上是目標顧客對企業承諾的感受,由目標顧客對品牌的信任程度和消費選擇的持續時間決定。通俗地講,一個品牌的目標顧客群越大,消費選擇時間越長,該品牌的顧客忠誠度越高,價值量也就越大。

    二、實施名牌戰略的條件

    品牌是營銷之戰中最有力的武器,雖然創立名牌是件好事,但并不是對每個企業都有利可圖。規模較小的企業,由于產品銷量低,推廣費用如果太大,分攤到單位產品上就非常之高,必然會使產品銷售更加困難,所以小企業一般不會創立名牌(志向遠大的企業例外),即使有一些小規模的宣傳活動,也局限在很小的范圍。當然這里有一個問題,可不可以將布局分散的小企業用一個統一的品牌結合起來,既能加強對市場的滲透和占領,又能達到使品牌宣傳劃算的規模?脫穎而出的連鎖制企業正好順應了這一要求,這一業態在各國的餐飲、零售及其他服務業快速拓展,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依靠統一形象在消費者心目中確立了名牌地位,節約了單位產品的宣傳費用,又利用多家店面成功地接近潛在顧客,占領了市場的前沿陣地。

    此外創立名牌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顧客滿意度,吸引回頭客,如果所處環境不同,也會影響企業的行為。比如火車站附近人們流動性很大,大多都是過路客,重復消費的可能性很小,其附近的商鋪、飯館就與坐落在居民區里的大不一樣,這也正是火車站成為很多城市假冒偽劣集中、治安事件高發地的重要原因。
再比如政局動蕩,人們對未來沒有穩定的預期,需要長期回收的品牌投資行為肯定會受到抑制。

    法律環境對品牌投資也會產生重要影響。假如一家企業花費巨資剛剛打出自己的品牌,市場上假冒仿制品就一涌而上,法律系統又不能給予有效打擊,這樣會造成兩個后果:第一,消費者買到了偽劣產品,降低了人們的生活質量,浪費了有限的社會資源。第二,真正的好產品賣不掉,挫傷了優秀企業提高質量的積極性,因此優勝劣汰的競爭規律不能發揮作用。我國的絕大多數名牌都深受假冒偽劣之苦,搭便車的機會主義行為嚴重損害了品牌的投資,因此要營造品牌經濟的社會氛圍,健全的立法、嚴厲的執法必不可少。

    三、實施名牌戰略的程序

    知名品牌作為一種無形資產,可以通過投資形成。投資分為兩步:第一步,首先要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讓他們了解企業的產品,這要求企業設計出便于記憶的標識或名稱,并且展開宣傳攻勢。美國商界有句箴言:“商品滯銷要做廣告,商品脫銷也要做廣告。”不重視廣告的觀念阻礙了我國產品的品牌化進程,在針對某省的調查中發現,擁有注冊商標的企業中,有23%從未進行過一次廣告推廣活動。由此觀之,我國企業對廣告宣傳不夠重視,成為進入品牌時代的重要障礙。

    專家發現,現代人生活在電視、報紙、網絡、廣播無休止的廣告輪番轟炸之中。一個人每天收到大約1,800條信息,每星期就有上萬條信息在爭奪你我的注意力,消費者的注意力成為稀缺資源,出現了所謂的“眼球經濟”。因此,企業想要引起消費者的關注,就必須在廣告策劃上祭出高招來!

    第二步,要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和愛戴,讓他們相信企業完全會兌現對產品的承諾。這就需要企業始終將顧客放在第一位,在市場調研、產品設計、質量控制及售后服務等環節狠下工夫并持之以恒,才能真正確立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名品地位。隨著產品同質化日益嚴重,顧客消費趨于感性,企業需要為品牌塑造富于魅力的品牌個性,在品牌建設中注入情感和夢想,為顧客創造附著于產品之上的精神價值。

    質量是品牌“長壽”的基礎,也是品牌走向成功的關鍵所在。卓越的質量是參與競爭的王牌,比任何促銷手段都能讓消費者信服。據一項調查顯示,世界企業500強中2/3的高級管理人員認為,質量決定顧客的滿意程度,也貫穿產品生命的全過程。索尼產品的質量在業界有口皆碑,索尼人認為,1%的產品不合格,其結果就等于100%的不合格。

    四、品牌投資的回收方式

    對于目標顧客而言,品牌既傳遞一種信息,也代表企業的信譽,是辨識商品的途徑,也是消費者與廠商有效溝通的手段。如果顧客相信了廠商在品牌宣傳中的承諾,便會產生認牌購買行為,其目的是減少選擇商品時所需花費的時間、精力,并降低購買風險。

    對于經營者而言,只有獲得了目標顧客的認同,品牌才具有了鑒別和保護商品的作用,同時也可以順利實現自己在廣告、推銷和促銷方面的目標。通過目標顧客的認同,經營者可以培養目標市場對品牌的偏好,從而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并創造出為自己的商品或服務實行差別定價的機會。由此看來,一個被顧客認同的品牌才能成為企業參與競爭的無形資產,才能成為經營者參與競爭的有力武器。
因而,在企業的品牌戰略中,核心在于與顧客溝通,被顧客認同。

    品牌既然是一種投資,這些投資必然要以某種方式回收,回收的方式可以分為兩種:其一為長遠保持型,即通過持續不斷的宣傳和質量管理投入,維持穩固的名牌地位,目的在于長久地獲取超額利潤;其二為快速消耗型,即利用自身已有的聲譽及顧客對企業品牌的信任,較大幅度地降低質量,利用低成本的產品將企業長期積累的品牌投入迅速回收。

    古代社會人們為信息不足而煩惱,現代社會人們為信息泛濫而頭疼,怎樣在眾多信息中爭搶顧客的注意力,大大提高了創建名牌的難度,要想成功就必須具備高超的技巧和不懈的努力。相反信息的快速傳播卻可以輕易地毀滅一個品牌,若干央視標王“曇花一現”,讓人深悟“創業難,守成更難”的古訓??梢?,快速消耗方式會使企業在短期內前功盡棄,屬于一種不理智行為,因而只有在企業產權不清或管理混亂時才會出現。

    五、名牌戰略的3個“有利于”

    1、有利于提高民眾的生活質量

    上文提到,建立品牌必須通過提高商品質量和廣告宣傳兩種手段,前者毫無疑問可以增加社會財富,后者又有何用呢?有些人認為廣告是一種社會資源的浪費,其理論依據是,好比有很多人在體育館看一場精彩的比賽,剛開始大家都坐著看,也都比較舒服,后來有些人站了起來,目的是為了看得更清楚一些,結果大家都站了起來,而每個人都沒有比之前看到更多的東西

    筆者認為也不盡然,首先廣告有信息型廣告與說服型廣告之分,信息型廣告是市場機制正常發揮作用所必須的,即使是說服型廣告也應區別對待。其次,廣告費用作為一項投資,每個企業都想以某種途徑將其回收,而一個產權明晰的企業絕不會采用快速消耗方式,因為法律、輿論、消費者團體的存在不可能使這一方式盈利,可見只有長遠保持型方式才符合企業利益,這樣就迫使企業對質量精益求精。最后,廣告費用具有信息顯示功能,可以一定程度上顯示企業商品的質量信息,相當于企業對消費者的一種承諾。由于正常情況下,快速消耗型很難盈利,質量差的企業當然不敢大做廣告,因為知名度上升只能加速其滅亡。反推過來,可以認為廣告宣傳費用大的商品一般來說質量比較高。因為廣告費用一經投入,就成為一種沉沒成本,而如果低質量的產品損害了企業的信譽,將使該項費用無法回收。

    從宏觀角度來看,品牌節約了市場的交易費用。因為假如市場上不存在知名品牌,消費者在做購買決策時就會非常謹慎,搜集信息、咨詢專家、多方比較,花費大量的資源來消除這一信息不對稱。而在有名牌產品或名牌商店的情況下,稍加選擇就可以購買,萬一出現問題,可以維修乃至退換,商家為了維護自身信譽,也一定會熱情接待,真誠服務。正因為名牌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良性互動,使社會資源不斷流向優秀企業,優勝劣汰的競爭規律才得以很好地發揮作用,從而有利于整個社會的資源優化和配置。隨著各類消費品中名牌產品的份額不斷壯大,群眾的生活質量也會節節上升,使用名牌產品的范圍和頻次將成為人民生活質量的重要標志。

    2、有利于規范市場秩序

    經濟生活離不開“信用”,現代經濟是信息經濟與信用經濟的統一。信息經濟的目的在于提高經濟信息的傳遞速度和質量,在加速資源流動的過程中降低交易費用。
信用經濟的目的是建立社會的誠信機制,使得財產的互換和資源的流動有一個可靠的制度保障,避免不信任和欺詐帶來的損失。信息與信用的有機結合與交互作用,可以大大提高社會經濟運行的有序性和有效性,同時也直接提高了整個社會經濟的運行效率。

    由于信用程度差,我國的市場秩序難以讓人樂觀,而名牌產品和名牌企業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市場的信用狀況。規范市場秩序有3種方法:第一是靠每個人本身的自律和自覺性,主要指出于道德自律和文化傳統,當事人對自己行為的約束。第二是靠對方,即受害者的報復行為,或者當事人預見到將來聲譽下降帶來的經濟損失,為了長遠利益而放棄機會主義行為;第三種靠第三方,主要是由政府執法機構或者社會仲裁機構來主持,對發生糾紛的雙方進行調查、評判,做出補償或者懲罰的決定。政府執法與社會仲裁雖然必不可少,但也有明顯的弱點,雇傭大批警察,取證審判等活動都需要花費資源,需要向老百姓征稅,而且需要機構之間的科學制衡,才有可能保證執法的公正性。而第一種方法中的社會道德水平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政治、法律、信仰、文化等長期交互作用,短期內很難有大的改觀。品牌制度的設計屬于第二種方式,也是改善市場信用狀況的最有希望的方式,利用消費者與名牌企業之間的互動來建立信任,以提高社會信用水平和民眾的生活質量

    我國的家電市場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市場開放,充分競爭,數家優秀企業依靠實施品牌戰略脫穎而出,最后市場幾乎完全被若干家名牌企業主導。與此相對,管制越多的市場,競爭不充分,信息不透明,不能很好地發揮優勝劣汰的作用,就很難實現高績效。

    3、有利于實現“中國崛起”

    由于我國經濟多年以來的高速增長,占據了成衣、玩具、電子產品等國際市場的較大份額,但是絕大多數屬于貼牌生產,只能拿到微薄的加工利潤,而且銷售方面受制于人,處于非常被動的地位。將來只有擴大在設計和營銷方面的主導權,推出自己的名牌產品,向“微笑曲線”兩頭的高附加值業務突破,才可能在國際競爭中站穩腳跟。

    當今世界是生產過剩的時代,只有掌握了消費者心理的變動規律,順應了個性化消費的時代潮流,高質量低成本地完成生產銷售,才可能在未來的競爭中奪得一席之地,而所有這些正是名牌企業才可能具備的素質。觀察曾作為世界制造中心的歐美日,都是依靠一大批名牌企業、名牌產品成就了一時輝煌。因此,我們絕不能僅僅滿足于低端產業的競爭優勢,需要政府和企業樹立品牌意識,研究品牌現象,學會并掌握品牌運營的技巧,而這一點對于我國能否進入經濟強國之列,百姓生活能否富裕安康,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

移動版:名牌戰略的經濟思考

?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一区,国产综合色在线视频区,一级国产高清 免费 观看,亚洲伦产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中文无线码在线视频观看 | 精品国产高清自在自线 | 亚洲欧美精品在线观看 | 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中文欧美日韩在线 | 午夜在线a亚洲v天堂网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