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以“才智軌跡科創未來”為主題的第三屆浙江省軌跡交通產教交融聯盟峰會在杭州舉行,與會代表就未來軌跡交通發展新趨勢、運營新模式展開溝通討論。“數字軌跡”的一系列豐富使用場景在活動中亮相。
供給專業人才支撐
隨著軌跡交通步入快速發展期,高素質的立異與技能人才缺少成為限制職業高質量發展的首要問題。據相關組織估量,至2030年年末,浙江省鐵路、城際鐵路、城市軌跡交通人才需求量將達10萬人。
2019年,浙江省交通投資集團旗下浙江軌跡集團與浙江師范大學聯合發起建立軌跡交通產教交融聯盟。浙江軌跡集團主要擔任人表明,自建立以來,浙江省軌跡交通產教交融聯盟集結全國交通要點院校、科研組織、配備研發出產制造企業,開展學歷提高、技能訓練、辦理訓練,形成了企業與院校的良性互動機制。
研究型院校與實踐型院校的強強聯合成為該聯盟的一大亮點。經過科研立異與實踐操作的優勢互補,產教交融聯盟預計每年可為軌跡交通作業培養5000名“精兵”。聯盟還組織訂單班、軌跡司機職業技能競賽、軌跡交通職業常識賦能大賽、軌跡交通智能運維技能與配備論壇、“十四五”軌跡交通人才培養發展論壇等活動,運送高層次軌跡交通技能及辦理人才,為職業供給專業人才支撐。
近年來,產教交融聯盟成員單位致力于軌跡交通范疇的科學技能及工程技能研發合作,解決軌跡交通運營辦理過程中的技能瓶頸問題,推動效果轉化使用。
發揮數字經濟先發優勢
數字化改革和數字經濟的先發優勢,是浙江在融入長三角一體化方面的特征。浙江軌跡集團旗下擔任軌跡智能業務的申浙數智公司擔任人介紹,“數字軌跡”是統一軌跡和鐵路交通建造、運營、辦理而定制的一套數字化渠道解決方案,經過連接以省為主鐵路建造、軌跡運營項目的網絡系統,完成對全域內軌跡運營、鐵路建造、安全辦理、資產經營等數據的匯總和動態把握。
如今,軌跡醫院1.0已在浙江省交通投資集團杭海城際鐵路上投用,這一集狀態感知、數據分析、運維決議計劃于一體的軌跡交通歸納運維渠道,可以從不同方面為列車供給由內到外的深度服務,提高運維功率。原本需求15天才能完結一輪的碳滑板檢測作業,現在3天就可以完結,以無人化、少人化的作業場景還減少了作業危險。軌跡醫院建成后,將完成600多項車載機電設備、133項車體外觀、22項軌跡常見故障及病害的實時檢測確診。在杭海城際臨平南站,智能服務感測、才智大屏等設備設施可對人員、客流等進行實時管控,使出行變得愈加安全、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