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不知,比亞迪的光伏夢早就敞開了——比亞迪總裁王傳福在2010年表明,未來的日子里,人們將住著比亞迪制作的,用光伏、儲能系統發電的新動力住所;開著比亞迪出產的電動轎車;這些住所都可認為比亞迪電動轎車充電。
?
而且其海外布局也有在打開,尤其是在巴西力度較大:建廠+擴產線+樹立研制中心。
但其光伏事務影響力都不如近幾年才開端的比亞迪口罩事務高。
細扒了年報才發現,該事務一向被比亞迪淡化:除了2011年的招股書,其他的年報中關于該事務的狀況一向被放在轎車、手機部件事務之后的二次充電事務里。
從2013年開端,關于光伏的事務回顧大體都是一個意思“環境差、商場競爭劇烈”,現在“虧本在大幅收窄”。
直至最近,比亞迪巴西光伏事務數據發布,其樹立新動力王國的野心昭然若揭——光伏發電、儲能存電、新動力轎車用電,構成動力閉環。
那么,此次在巴西光伏組件打破“200萬塊”產能的大好成果,是否意味著比亞迪光伏離見到“光”,完成新動力王國的愿望并不遠了?
巴西,比亞迪的心頭好
太陽能發電這一片前途光明的商場,比亞迪起先節奏安排得非常緊湊:
2007年,比亞迪開端研制太陽能技能;
2008年,樹立比亞迪太陽能公司,同年建立多晶硅和太陽能電池產線;
2010年,王傳福擬定了以新動力轎車、太陽能電站、儲能電站為主導的新動力規劃;同年敞開了出海之旅。
出海是每一個光伏廠商的必經之路,但現在來看,比亞迪光伏尤其偏愛巴西:
2017年,比亞迪先是在巴西坎皮納斯開設光伏組件廠(出產設備中出資大約4779萬美元),并在坎皮納斯大學開設一個以太陽能發電為主的研制中心(至少出資94萬美元);
2022年4月,比亞迪又新開設了一條光伏組件新產線;同時,還宣告將于2023年12月開端在巴西出產光伏組件新產品。
那么為何是巴西?
一是更大的商場歐洲、美國已然是紅海。
參照價值量最高的逆變器細分商場,短短三年職業均勻售價下降69%,競爭尤為劇烈。而且比亞迪在年報談及海外(歐美等國)光伏事務虧本時,也表明是因為“受劇烈的商場競爭和產品價格不斷下降的影響。”
除此之外,2011年歐美的雙反方針歷歷在目,出口遭遇到巨大阻礙。2012年中國光伏產品對美國的出口額跌落近50%,對歐洲的出口額跌落71%。其進軍歐洲、美國的步伐勢必要暫緩。
(全球各國光伏發電狀況圖源:全球光伏微信大眾號)
二是巴西確實是一塊埋著金子的膏壤。
成熟商場擠不進去,去未開墾的土地占個坑便是上上之選(2013年的巴西,光伏發電還只要1GW)。其時被安排到巴西開拓商場的李鐵(現比亞迪巴西分公司總經理),表明若能做精巴西商場,再去其他國家,遇到的挑戰就會相對小一些。
巴西政府從2012年就開端“向光而行”,企圖收留最近一年的心碎光伏廠商:
2012年出臺文號“482/2012”的凈計量電價方針,給戶用光伏開了扇大門;
2014年出臺首輪大型競價,讓巴西的大型項目有了打破性的進展,到2014-2019年間巴西共完成了7輪的光伏投標,共開出大約4.4GW的標案量;
2015年年末,巴西政府為鼓舞分布式動力開展,出臺獎賞方案“ProGD”,借由提供稅則減免、信貸額度等方式鼓舞大眾安裝分布式電站,而且放寬分布式項目的容量約束(5MW);
而方針僅僅是一方面,其豐富的太陽能資源才是那塊奶酪。
巴西的國土面積有80%坐落熱帶地區,日照量充足——年均日照量大概在均勻每平方米1,700-1,800千瓦小時左右(中國全國均勻年水平面總輻照量約1493.4千瓦時/平方米)。
憑借著5年的經營和巴西自帶日照BUFF,比亞迪在巴西也獲得了相應的報答——根據動力研究機構Greener發布的數據顯現,2020年巴西光伏組件進口量排名計算中,比亞迪超過了隆基和晶澳等龍頭企業,到達了426MWp。
比亞迪因此也加重了巴西的布局,期望可以經過巴西完成自己的新動力三角夢:
剛剛步入巴西商場時,比亞迪巴西公司總裁泰勒·李表明,“巴西是世界上太陽能發電潛力最大的國家之一,光伏事務將和電動轎車一同,結合已經在巴西城市中流轉的電動出租車和公共轎車,共同建造零排放動力生態系統。”
這也就是2010年,比亞迪總裁王傳福的新動力藍圖——未來的日子里,人們將住著比亞迪制作的,用光伏、儲能系統發電的新動力住所;開著比亞迪出產的電動轎車;這些住所都可認為比亞迪電動轎車充電。
光伏,悶聲虧大錢
當咱們把視野從巴西拉回到全球,發現比亞迪整體光伏事務至少從2013年以來,一路都在虧虧虧。
為啥比亞迪連年虧本,但隆基股份、通威股份等龍頭都在哐哐數錢?
這,就不得不復盤一下光伏賽道前史開展狀況——縱觀近20年光伏的大起大落,發現不少“莽夫”在幾輪周期中掉進大坑。
(光伏組件指數狀況圖源:同花順財經)
2004-2011年,國內廠商以加工廠的身份敞開榜首段光伏探險之旅,遍及將原資料+商場放置海外。
在這個時代里,因上游多晶硅出產技能被美、日、德獨占,國內廠商只能進入技能門檻較低的組件環節,用賤價打開海外商場。
比亞迪的選擇和其時許多廠商相同,簽定長時間以固定價格收購硅料、硅片等原資料的合同:
2010年10月,與硅資料供貨商江西賽維LDK簽定為期一年的合同:買方以65萬元/噸的價格向賣方收購3,000噸多晶硅資料;
2010年12月,與多晶硅硅片供貨商姑蘇協鑫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簽定為期五年的合同,累計收購36100萬片多晶硅硅片;
同月,與海外原資料出產廠商MEMC簽署為期五年硅片收購協議,具體數量年報未發表;
很明顯,比亞迪企圖在多晶硅瘋狂提價之時,用更低價、更充足的原資料儲藏去敏捷擴展產能。
做得更早、野心更大的初代光伏巨星無錫尚德,也是這一條道路:
無錫尚德在2006年與MEMC簽定十年長時間合同之后敏捷擴產,其戰績非常光輝——在2008年尚德光伏組件產值翻了10倍,成為全球產能榜首的光伏組件企業。
但好景不長,2008年的金融危機給出了“First Kill”:
金融危機大布景之下,歐美光伏需求驟減,多晶硅價格直線下滑——比亞迪、無錫尚德等廠商不得不以雙倍價格持續從MEMC購買硅料,做著虧本生意。
屋漏偏逢連夜雨,2011年的“Double Kill”很快就來了:
歐美"反傾銷、反補助"方針出臺,光伏廠商的商場“啪”消失了——2012年中國光伏產品對美國的出口額跌落近50%,對歐洲的出口額跌落71%。
原資料高出一截,商場縮小一截,比亞迪、無錫尚德們掉進了“原資料外購+商場外置”的大坑。2011年,超過350家企業宣告破產,登頂過全球榜首的無錫尚德在2013年徹底崩盤。
只不過與專做光伏的公司相比,比亞迪光伏事務權重只要1/3,未淪落到崩盤,但大規模虧本在所難免
2011-2018年,在國家補助紅利下放之時,把握原資料核心技能的光伏廠家們敞開了第二段光伏之旅。
在2011年之后,國家開端拯救光伏工業:
2013年2月,國家發改委下發《關于完善光伏發電價格方針告訴》,宣告將按0.35元/度電的規范補助國內分布式光伏發電工業,為職業給予了資金支持;
2013年7月,《國務院關于促進光伏工業健康開展的若干意見》出臺,宣告將光伏工業的開展重心轉移到擴展國內商場、進步技能水平上來,并將未來兩年內的光伏裝機目標上調66%。
······
國內的光伏商場這才讓出海已久的游子們有了家的感覺。
比亞迪在此期間,拿了不少補助。據偲睿洞悉計算,2012-2016年比亞迪的光伏拿了國家至少1億元補助,而且參照比亞迪在新動力轎車事務拿了國家有關新動力車事務近1/5的補助來看,比亞迪的光伏道路也是擴產、占坑、拿補助。
其中在國內做過的項目,包含但不限于在其官網上能看到的:2014年,比亞迪參加了其時國內最大的太陽能發電與光伏農業歸納開發一體化項目——中國陜西合陽桂花動力150MW項目。
但剛剛開展起來的中國光伏商場,一時承受不住擴產的“熱情”:要補助的速度遠大于電站帶來收益的速度。2018年,中國光伏補助的拖欠缺口超過了600億元。
于是國家開端及時止損:
2018年5月31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和國家動力局等主管部門聯合下發《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告訴》表明,從5月31日起,中國有補助的分布式項目將從不約束建造規模收緊為全年10GW。而其時,中國的分布式項目裝機規模已接近10GW。
也就是說,2018年后,補助不復存在。
這害苦了不少前期大規模擴產的光伏廠商,例如保利協鑫,到2020年末,國家拖欠協鑫新動力的補助就已高達91.7億元,至今沒走出虧本魔咒。
根據比亞迪在該時段的年報發表,比亞迪一向處于虧本之中——年報大多都是用“虧本起伏在收窄”來表明光伏事務經營狀況。
在2018年之后,隆基綠能帶著原資料本錢更高,但實際應用更具功率、有更大降本空間的單晶硅出場,敞開了第三波降本增效、技能為王光伏之旅。
從2013年起,隆基綠能在工業鏈的多個環節降本增效:
硅料環節,打破屢次裝料拉晶技能,將單晶硅本錢限縮至與多晶硅相等的水平;
硅片環節,打破金剛線切技能,大幅減少出產本錢;
電池片環節,采用的PERC技能道路,功率比原有道路高出近40%
到2019年末,隆基單晶硅的產能和出貨量已全面逾越多晶硅,成為了硅片、組件的雙龍頭,改寫了光伏職業格局。
在隆基的帶領之下,各路廠商們也開端奔赴技能的浪潮。比亞迪也不破例,在2020年入股阿特斯,布局TOPCon、異質結技能道路,完成更好的轉換功率;2021年開端自研大尺度半片光伏組件技能,降低了系統本錢。
總結來看,無論環境多遭、方針多無情,總有考得好的優等生,抓住了開展的主線——死磕技能、降本增效,盈余曲線青云直上。而也總有短期盲目擴張、對技能缺乏執念的“莽夫”們掉進環境和方針鋪下的大坑。
幼嫩的比亞迪光伏,連著掉進兩次大坑,悶聲虧大錢。
圓夢巴西
吃了國內的大虧之后,比亞迪在2018年宣告不再在國內打開光伏事務。自此,海外成為比亞迪光伏往后的戰略重地。
再回到開頭咱們說到的,比亞迪光伏進軍巴西時的戰略布局——“若能做精巴西商場,再去其他國家,遇到的挑戰就會相對小一些。”
換句話說,巴西,成了比亞迪光伏的破局點。
出海十余載,比亞迪總算熬出了點成果——在2020年逾越隆基、晶澳成為巴西光伏組件商場第五名。
和現在在巴西有布局的幾家比照,可以發現比亞迪在巴西主要靠著轎車、儲能事務的協同效果,取得了不錯的成果:
一是其光伏事務品牌認知無需吃力打造,比亞迪轎車事務已讓當地群眾認識到比亞迪這一品牌:
2014年,比亞迪與巴西最大巴士車身制造商馬可波羅正式簽約,宣告兩邊將在純電動校巴領域打開戰略性協作;
2015年,由于比亞迪純電動大巴的助力,巴西坎皮納斯市成為巴西榜首個擁有純電動大巴車隊的綠色城市,讓當地群眾比照亞迪有更深入的感知;
二是轎車事務的出售、金融服務途徑可以給光伏復用。
在今年,和巴西本土Santander銀行談轎車融資解決方案協作時,順帶說到,也會向光伏事務提供融資協助。咱們可以合理猜想,轎車出售途徑也給予了光伏必定的協助。
三是“兩條腿”走路,相較于僅有光伏事務的隆基綠能,比亞迪可以經過“光儲一體化”商業模式提供更全套的服務。
如此看來,其光伏產品或許需求轎車、儲能事務的加持,才會得以快速開展。
這也是因為,比亞迪自身的光伏組件競爭力不足:
先是在2010-2018年,比亞迪就沒有去研制多晶硅出產、單晶硅等核心技能,損失開展機會,靠著集團其他事務補血存活下來;迄今為止,關于光伏的專利也只要116條,而且還停留在2020年。
再是現在業界遍及認同的電池片三大道路中的TOPCon、異質結技能道路也需求借力開展。
談到異質結技能與TOPCon技能道路時,太陽能事務總經理畢國忠表明,只要HJT能協助比亞迪盡快跟上職業步伐。
故自2020年以來,比亞迪別離入股了現在正在研究TOPCon、異質結技能的阿特斯和金石動力,期望可以補充自己的工業鏈,但這兩家自己也有光伏組件產品的輸出,比亞迪很難把握話語權。
產品力競爭力不行還表現在其功率、轉化率相比頭部幾家產品還有距離——在今年9月份拉美展上,比亞迪發布的一個產品最高到達705W+,而在2021年頭部們已到達該水平。
(截止2021主流組件企業高功率產品布局狀況圖源:TrendForce集邦咨詢)
當產品自身不足夠硬核,憂患將一直隨同——當國內廠商連續帶著團隊和鏟子卷到巴西的時候,比亞迪先發的途徑優勢很有或許會被吞噬,其新動力的巨大藍圖也就得不到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