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建設試點項目觀摩及技術交流會在湛江市東盛路公租房項目舉行。此次觀摩與技術交流會也是中國建筑“建證百年 同心筑夢”開放日系列活動第五場,以“建證百年 鋼構未來”為主題,旨在加快普及我國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建設,探索鋼結構裝配式住宅試點項目建設經驗,為鋼結構行業相關的政府機關和企業搭建溝通交流的平臺。

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建設試點項目觀摩及技術交流會現場。新華網發
此次活動分為工程現場觀摩和技術交流會兩個環節,以專家報告現場觀摩、樣板展示等形式,展示湛江東盛路公租房項目在裝配式設計、施工工藝、智能制造以及現場工業化等方面的創新探索和突破。
中國建筑業協會會長齊驥表示,湛江市東盛路公租房項目有三大亮點:一是作為湛江市重大民生工程,建成后將提供840套公共租賃住房;二是該項目將鋼結構建筑領域最新的技術和方法應用到工程建設中,符合綠色化、工業化的發展方向;三是項目采用工程總承包(EPC)的新型管理模式,在設計規劃之初征集了使用者的實際需求,融入到設計規劃中。
2020年,住建部將廣東省湛江市東盛路鋼結構公租房項目列為全國兩個“住建部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建設試點項目”之一。該項目建設用地面積24885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為68606平方米,于2019年11月5日開工,目前正處于幕墻施工及精裝修階段,計劃于今年下半年竣工交付。
該項目負責人林新熾表示,針對湛江市實際情況,項目團隊研發了一套適用于沿海臺風高發、多發地區的鋼結構裝配式住宅技術體系,鋼構件已實現了工廠智能加工。同時探索現場工業化施工,研發并應用墻板安裝機器人等圍護體系施工設備,原本需要6~7人安裝的3.5米ALC墻板,采用墻板安裝機器人后僅需兩人就可完成從抓板、運板、裝板的全過程施工,單塊墻板立板效率提高近80%,實現了現場裝配效率和質量的提升。( 來源: 新華網 張敬陽 匡振愷 沈希棟 林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