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泰長江大橋是長江上首座集高速公路、城際鐵路、一級公路“三位一體”的過江通道。起自泰興市六圩港大道,止于常州市新北區港區大道,大橋全長約37.383公里,于2019年1月9日開工,工期預計為5年半。

中交二航局常泰長江大橋項目施工人員孫工說:“常泰長江大橋建設荷載超大、跨徑超大,鐵路還是偏在一邊的,是名副其實的‘偏心橋’,這是設計最大的難點,也是建造時最復雜的關鍵點 。”
“大橋下層,一邊是雙線鐵軌,一邊是四車道公路,本身結構自重荷載不平衡。如果不處理,主梁就會橫偏,造成橋面一邊高一邊低。所以必須調整斜拉索的索力,讓鐵路側的張力大于公路側,把主梁的橫向變形控制在2厘米之內,從而保證兩側橋面一樣高。”

為了盡快調整橋面,施工方多次使用三一起重機將橋面拉平,給工作人員騰出調整索力的空間,使索力到達合適的范圍之內。
SCC850A的操作手陳師傅說:“這是跨江工程,水下情況相比陸地更為復雜,且棧橋狹窄,大噸位吊車無法在施工場地正常運轉,小噸位吊車的吊載性能又不能滿足,而我開的這臺85噸履帶吊正好滿足了這兩點,在狹小平臺靈活度高,很好地解決了問題。
“再加上,三一的產品在穩定性方面要好一些,車輛在回轉、速度方面都表現得很不錯,想快就快,想慢也可以很慢,可以自由調整,使用起來十分順手,這給我們省了不少精力。”

常泰長江大橋項目,在橋梁建設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它實現了四個“首創”:首創溫度自適應塔梁縱向約束體系、首創“鋼-混”混合結構空間鉆石型橋塔、首創臺階型減沖刷減自重沉井基礎、首創“鋼箱-核芯混凝土”組合索塔錨固結構。
還實現了六個“世界之最”:最大規模多功能載荷非對稱布置橋梁、最大跨度斜拉橋(主跨1176米)、最大連續長度鋼桁梁、最大尺度炭纖維復合材料拉索、最大跨度公鐵兩用鋼桁拱橋(主跨388米)、最大強度橋用平行鋼絲斜拉索。即將刷新公鐵兩用斜拉橋的世界紀錄。

常泰長江大橋建成后,從泰興到常州的車程將從原來的1.5小時縮短至0.5小時左右。三種交通方式過江,在“錫常泰”城市組團建成了高度分享的1小時通勤圈,為經濟融合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交通支撐。(本文來自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