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曲沃縣千萬噸級鋼鐵工業園區、馬莊裝備制造園區等五大工業園區,正分階段、分步驟、分層次地加以推進,形成持續建設、梯次壯大、多元支撐的工業經濟發展新格局,現代工業呈現蓬勃發展之勢——
初秋時節,記者走訪曲沃的眾多工業園,深切感受到了實干的熱情、開發的熱度、發展的熱力——今年前4月,全縣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72.1億元,同比增長13%;完成工業增加值22.8億元,同比增長21.9%,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不斷增長。
曲沃工業強縣之勢成為推動臨汾市轉型跨越的“新一極”。縣委副書記、縣長郭惠勇說:“經濟跨越在工業、曲沃富強靠工業。我們始終堅持‘工業強縣’這一根本,以產業升級為主線,大力實施五大園區建設突破工程,重點推進涉及19個大項目的‘百億工程’建設,力推我們這個鋼鐵大縣向工業強縣邁進。”
提質擴容:崛起的理性選擇
始建于2003年的曲沃縣千萬噸級優特鋼循環工業園區,鋼鐵產量僅次于山西省的太鋼。現有立恒、中宇、通才等31戶企業入駐。目前,初步形成了以冶金產業為主導,以焦化、建材、輕工、裝備制造等為配套的產業集群,具備了年產700萬噸生鐵、800萬噸粗鋼、700萬噸軋材、240萬噸焦化、450萬噸建材和50萬噸鑄造的生產能力。園區2006年被確定為山西首批示范工業園區,去年又被確定為全省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是全省冶金產業振興規劃建設的五大鋼鐵基地之一,也是為數不多的產值過百億的工業園區。
但這個園區的產業在發展過程中,也受到過很大挫折。
那是2009年,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和經營不善等原因,中宇鋼鐵公司全面停產,負債達56億元。中宇的停產,使當時比較好的曲沃經濟形勢走了下坡路。
2011年5月,新一屆縣委、縣政府組成。市委、市政府給他們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千方百計、采取措施盡快讓中宇復產。
經信局局長張翔說:“四大班子領導合力,尤其是郭縣長、政協薛主席、人大祁副主任數十次一塊上太原、跑北京多方談判,積極尋求復產辦法,最后敲定由園區的立恒公司托管兼并。9月縣政府與立恒簽署合作協議。立恒接管后,投資7個億,11月份點火生產。第二年已實現‘滿負荷’,當年增加工業產值60個億。”
為了增強這個園區抗擊市場風險的能力,該縣力推產業從粗放、低端向精優轉型,向高精尖方向發展。
2011年,該縣投資100個億上了18個大項目,著力培育了一大批新的經濟增長點,通才1860立方高爐、150萬噸雙高線和立恒300萬噸焦化一期等重點項目快速推進;加緊物流體系建設,與廣東物資集團的貿易合作,組建園區物流貿易公司,推進立恒大道至大運路、立恒大道至高速路、曲鄭路北進至鄭村、通才公司至郭義線等園區物流骨干道路和立恒、通才鐵路專用線改造等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打造既能滿足園區企業發展需要,又能輻射帶動周邊區域相關產業發展的大型物流集散中心,實現園區物流吞吐量達到6000萬噸的能力,徹底解決園區物流瓶頸問題。
千萬噸級優特鋼循環工業園區的建設,已成為曲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五大園區:強縣的強力支點
既要發展鋼鐵產業,還要發展其它工業產業。這是曲沃縣由鋼鐵大縣向工業強縣邁進的主導思想。
目前,實施中的千萬噸級鋼鐵工業園區、馬莊裝備制造園區、山西國際陸港曲沃項目園區、華電曲沃煤電一體化循環經濟產業園區、紫金山黃金產業園區等五大工業園區建設,分階段、分步驟、分層次地加以推進,形成持續建設、梯次壯大、多元支撐的工業經濟發展新格局,現代工業呈現蓬勃發展之勢。
加快發展引領型園區,著力打造經濟航母。扭住建設千萬噸鋼鐵基地這一目標不放松,推進立恒公司和新中宇公司2座1860立方高爐等項目建設,力爭鋼產能突破1000萬噸的水平。
加快建設拓展型園區,著力塑造轉型旗艦。繼續推進馬莊裝備制造園區建設,扶持長林環保、盛格特太陽能等企業滿負荷生產和項目擴張,加快方圓塑業年產1萬噸燃氣管道生產線改造等項目建設。
加快培育潛力型園區,著力形成后發優勢。積極創造條件,推動依托曲沃區位優勢和黃金煤炭資源、著眼長遠發展而籌建的山西國際陸港曲沃項目園區、華電曲沃煤電一體化循環經濟產業園區、紫金山黃金產業開發園區這三大園區建設,為縣域經濟發展蓄足后勁。
在紫金山黃金產業開發園區建設上,支持幫助山東招金公司盡快取得探礦權等手續,加快推進礦區道路改造、35千伏供電線路、水資源保護利用等基礎設施工程建設,全力促使其早日啟動建設礦石處理及精煉等相關設施,盡快形成生產能力。
在山西國際陸港曲沃項目園區建設上,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安排,加快南北方向入園主干道路工程建設,結合“兩區”共建工作,加緊相關村莊搬遷涉及到的城鄉統籌惠民小區建設,切實為下一步的全面開發建設、吸引企業進駐奠定基礎。
在華電曲沃煤電一體化循環經濟產業園區建設上,支持企業做好煤炭資源的精查工作,完成國家發改委項目核準等關鍵手續的辦理,力爭早日開工建設。此外,今年還要著力推進山東潤峰集團總投資達18個億的10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想方設法幫助其盡快完成前期各項工作,年內力爭完成一期12個億的投資計劃,開創新型能源產業發展新格局,為推動全縣經濟轉型跨越再添新動力。
曲沃有能力成為臨汾一極。
循環經濟:轉型的必由之路
經濟轉型發展和跨越發展的本質和標志,是實現產業結構的創新和優化升級。因此,曲沃縣按照“循環、綠色、低碳”理念,以循環經濟試點省建設為契機,使循環經濟成為基本經濟形態和產業發展模式,延長資源循環產業鏈,提高廢棄物綜合利用水平,為轉型跨越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目前循環經濟已初見成效。鋼鐵→鋼廠的鐵水直供、冶金企業高爐煤氣發電、焦化企業焦爐煤氣發電、廢水循環利用、冶金廢渣制造新型建材等企業內部循環逐步完善。冶金→鑄造→機加工→新型建材產業鏈;煤→電→煤化工產業鏈;種植、養殖→食品、飲料→包裝等三大產業鏈條不斷延伸和豐富。
今年,該縣持續推進循環發展。加快余熱、余壓和可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等技術的推廣應用,加緊通才公司1.5萬千瓦煤氣發電、污泥回收綜合利用和立恒千畝魚塘廢水回收利用等項目建設,力爭年內通過省級循環示范工業園區評定驗收,努力實現傳統產業循環發展、高碳產業低碳運行。
總投資2億元的百公里汾河新型經濟帶,曲沃太子灘萬畝鹽堿地治理工程一期3500畝治理項目,截至3月底累計完成投資3000萬元。蓮花島和園區主干道路已基本成型,近期將進入全面施工建設階段。
立恒公司總經理張天福說:“我公司投資2億元,在園區已種植優質蓮菜1000余畝,建設太子湖800畝。年產300萬噸焦化二期150萬噸項目,總投資14億元。主要建設2×65孔6.25米搗固焦爐及配套的化產回收和煤氣、余熱、干熄焦發電,計劃于8月份開工建設。”
此外,該縣實施了千萬噸鋼鐵基地環境治理規范工程。該項目總投資3億元,今年計劃完成投資1億元。該工程涉及高顯鎮5個村莊,1399戶、5700余人。項目選址已確定,正在落實搬遷工程所需建設用地。
發展循環經濟的終極目標,在于發展同時保證環境不受污染。截至目前,園區骨干企業包括通才工貿、立恒鋼鐵公司、閩光焦化、長林環保工程等均通過了省級環保測評,各企業環保設施運行正常。
2015年,曲沃鋼、鐵、材產能將分別達到1000萬噸、1200萬噸、1000萬噸,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5%以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8%,相信同步推進的工業現代化將會為全縣經濟的率先發展轉型跨越創造出更多的輝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