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液壓件、軸承、齒輪、模具等是裝備制造業中的重要零部件,我國關鍵基礎件依賴進口嚴重制約了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大力開拓國際市場。在去年工信部印發的《機械基礎件、基礎制造工藝和基礎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我國提出通過五年時間的努力,我國機械基礎件、基礎制造工藝及基礎材料產業(簡稱“三基”)創新能力將明顯增強,加工制造水平顯著提高,能基本滿足重大裝備的發展需要,產業發展嚴重滯后的局面得到改觀。國際將加大對已有軸承、齒輪、液壓件、氣動件、密封件、鏈與鏈輪、緊固件、彈簧、模具、基礎材料等產業集聚區的支持和指導,培育少數優勢企業。
中國液壓氣動密封件工業協會理事長沙寶森表示,過去我國液壓件行業發展技術積累不夠,現在在液壓件和液氣密領域,我國已有項目的投資也在百億元以上,但是國內液氣密行業都忙于在產品的中低端市場上廝殺,產品同質化難以拉開檔次,需要國家的政策引導,主機企業和國內基礎件企業結成聯盟,走聯合重組之路,有規模才能有效益。
如果基礎件企業參與主機產品開發過程,全面了解主機的技術發展要求和工藝要求。而主機企業積極支持國產基礎件,對基礎企業新產品的壽命試驗提供時間、機器和場地等。二者在產業鏈上下游實現深度合作,才能和國外企業的競爭中取得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