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電視臺《杭州新聞聯播》"改革開放30年·杭商創業故事"特別報道組策劃了在全國范圍內尋找"杭州籍在杭創業者"、"杭州籍在外創業者"以及"外地在杭創業者"的故事,總結杭商特點,為更多的創業者提供借鑒,并形成全社會關注敢為人先、不畏艱險的杭州創業精神的氛圍。
11月4日,欄目組特別邀請了作為年輕有位的杭州本土民營企業家,創下中國互聯網發展史上的多個"第一"的孫德良。孫德良和網盛公司的創業故事,也當之無愧成為最值得關注的杭商改革開放30年來的創業典型,成為媒體關注的主角。在改革開放30年這個重要的節點,在全球經濟面臨嚴峻考驗的這一關鍵結點,通過對話,能鼓舞眾多創業者。
人物簡介
孫德良,1995年畢業于沈陽工業大學計算機專業;1997年,從2萬元蕭山老家高利貸艱難起步,十年后企業市值數十億元,打造了全國乃至全球最大的行業電子商務產業集群。孫德良帶領的網盛是中國"互聯網寒潮"時代第一家贏利的互聯網公司,被稱為"中國互聯網產業的另類標桿"。為我國互聯網產業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是中國互聯網產業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和典型。
以下是本次特別報道的主要內容:
之所以稱其"另類",因為從一開始,孫德良走的就是一條不同尋常的互聯網道路,也常常被人們與另一互聯網領軍人物阿里巴巴的馬云相提并論。
孫德良是這么判斷,未來互聯網發展一定是細分的道路,細分是互聯網發展的必然趨勢。
在1997年我開通了國內第一個專業化的電子商務網站中國化工網英文版,計劃將國內的產業情況介紹到國外。然而那時讓人接受互聯網很難。與客戶講2個小時互聯網,他們仍然不明白,但是簡單的兩個字"出口"卻把他打動了。
就這樣我拿到了第一個1.2萬元年費。以會員+廣告的模式,中國化工網創立當年就盈利20萬元。次年5月,我又推出中國化工網中文版并保持穩步成長。即便是在2000年互聯網寒流來臨的時候也實現了贏利。
然而緊接著,2001年一場知識產權官司,世界500強的企業把我們告上法庭,我們在沒有請律師地情況下打贏了,最后還通過一些媒體的支持,使我們勝利的做了一場中國入世第一案的免費的品牌宣傳。打贏之后,隨著知名度大增,業務就上了很大一個臺階。
依托中國化工網,2006年12月15日,網盛科技在深交所掛牌交易。通過融資,我投了部分錢用于把"生意寶"(
中國有2億股民,我將我們的股票由"網盛科技"改為"生意寶", 可以推動"生意寶"品牌發展及戰略突破。使股民都知道有個公司的網站叫生意寶(www.Toocle.cn),這筆宣傳費可能要高達5000萬到1個億。 目前,我們通過并購或參股的方式,旗下擁有11個公司20多個電子商務及其相關網站。 今年10月16日,作為頂級域名yifu.com正式啟用,短短半個月時間,衣服網的會員注冊就突破10萬人。11月4日生意寶商機日發布量突破50萬條"大關",我們朝打造"生意人的第一站"的戰略目標又跨進了一大步。我給自己定了個目標就是:3-5年,我們要完成小強到中強的跨越。 在過去的12年里,憑著我們"激情澎湃走樓梯"的企業核心文化,穩扎穩打,被稱為"輸得起打不死的小強公司",我相信在不久的未來,小強也必將成為中強乃至大強的自主創新型互聯網企業。 關于優秀的杭商,我覺得未來杭商給人們留下的印象應該是實業家、創業家、資本家和知本家,我們還需要努力,還有更大的上升空間,互聯網一定能夠成為杭商這個領域的重要力量。 孫德良主要創業經歷 1997年,創建了中國第一家B2B電子商務網站,也是在"中國電子商務之都"杭州創辦的第一家B2B網站) 1998年,打造了中國第一家規模性贏利的網站 2001年,打贏了"中國加入WTO跨國第一案" 2003年,耗資百萬承辦了"非典"時期浙江省政府主辦的"浙江網交會" 2003年,從美國購回天價域名ZJ.com,創辦浙江都市網,開創了互聯網"第四模式" 2005年,創辦"中國紅娘網"HongNiang.com,進軍龐大的婚戀服務產業 2006年,成功登陸深交所上市,締造了"中國互聯網第一股",改寫了中國20年資本市場和10年互聯網產業的歷史。 2007年4月"生意寶"網站正式上線,標志著網盛由行業網站領軍者向全球化的綜合性B2B服務商轉型,其首創的"小門戶+聯盟"的模式獲"2008中國最佳商業模式"大獎。 2008年,網盛首度突破其堅守12年的線上B2B陣地,進軍B2C市場與線下會展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