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國內各省(區市)的參與程度,《報告》圍繞“基礎-行動-效果”三個層面構建研發“省區市參與度指數”。通過對數據的匯集和分析得出,各省(區市)的“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度水平存在較大差距,東部沿海地區的省市在綜合評測中得分最高,而西北地區和西南地區則有待加強。其中,廣東、浙江、上海位列前三。
與此同時,《報告》測評結果顯示,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各地“一帶一路”政策環境優化,管理體制基本健全,政策文件陸續出臺,資金保障力度逐步加強,相關設施配套建設加快,近三年到境外推進園區建設逐漸增多,鐵路、航空、公路、港口的聯通水平不斷增強。
在對外投資方面,各地參與對外經貿合作積極性較高,對外直接投資勢頭良好,81.7%的省市對外直接投資額高于10億美元,77.42%的省市對外直接投資增速高于20%。各地積極參與海外項目建設,山東、云南、廣東、四川、北京五省市排位在前。
不過,《報告》也提到,配套設施建設及利用率有待提高,綜合效益有待提升;對外經貿合作潛力有待進一步發揮,西部省市參與度有待加強。
《報告》由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指導,國家信息中心“一帶一路”大數據中心編撰完成、商務印書館出版發行,是國內首部利用大數據技術全面評估“一帶一路”建設進展與成效的綜合性年度報告,也是全球首次發布指數對“一帶一路”國別合作度和“一帶一路”省市參與度進行綜合評價。其中,《報告》匯聚來自國際國內主要統計機構及新聞網站、社交媒體、論壇等互聯網渠道的各類數據多達3000億條,涉及原始數據量超過5PB(1PB=1024TB),覆蓋“一帶一路”沿線60多個國家和地區。 周期研判:成本強勢推升鋼價,去產能年底加速
在原料繼續領漲,其中焦炭綜合指數上漲5.00%、礦石綜合指數上漲2.38%的推動下,本周鋼材現貨延續強勢,漲幅1.56%,其中長材上漲1.45%,板材上漲1.66%。而短期需求在漲價刺激之下進一步強化,本周鋼材社會庫存環比減少2.89%,其中長材減少3.25%,板材減少2.45%,鋼鐵產業鏈總體延續景氣狀態。成本持續強勢也繼續削弱本輪漲價過程中鋼廠盈利,本周鋼廠盈利面下滑至43.56%,而受持續盈利低迷影響,鋼廠停產檢修意愿有所增強,本周Mysteel調查163家鋼廠高爐產能利用率略有下滑至84.30%。值得關注的是,供給側改革進程臨近年底有所加速,其中據中聯鋼網站截止28日統計,河北省本周停產去產能計劃表內高爐6座,涉及煉鐵產能322萬噸,另有幾座計劃內淘汰產能也明確月底停產,雖然此類高爐停產多發生在周尾,對本周產量削減有限,但其供給縮減影響將在后期逐步體現。同時,考慮到,一方面,目前鋼貿庫存去化速度放緩顯示需求邊際減弱疊加漲價透支需求在所難免,另一方面,焦炭強勢倒逼高品位礦石用量上升部分對沖高爐關停影響,因此,綜合而言,預計鋼價現貨短期高位振蕩,需緊密跟蹤后續需求端邊際變化。
電商觀點:繼續跨品種、跨區域及縱向延伸服務
本周鋼鐵電商個股表現弱勢,僅五礦發展上漲0.84%。電商領域本周動作頻頻,上海鋼聯聯手南山鋁業打造鋁電商平臺、歐浦智網設立江西子公司開采鋼材采銷服務、物產中拓設立物流子公司完善全流程服務等,顯示目前電商領域正著力拓展服務的經營理念,而跨品種、跨區域及縱向延伸依然是主要方向。
價格判斷:鋼廠檢修、停產增多,礦石供需最弱
本周黑色領域期貨繼續領漲,主力合約焦炭上漲12.09%,礦石上漲11.14%,螺紋鋼上漲4.14%,熱軋上漲4.23%。由于供給側改革進程臨近年底加速,部分淘汰產能計劃內在產高爐月底停產,將不利于后期原料需求,同時考慮到供給端礦石自始至終并未受限,而目前已漲至64.15美元的普氏指數如若持續則容易引發海外非主流礦復產,因此,礦石后續供需格局相對較弱。
股票投資:供給側改革攻關,股價具階段性行情
受周期領域集體行情帶動,本周鋼鐵板塊跑贏大盤,其中西寧特鋼、太鋼、st釩鈦等漲幅靠前,延續轉型與題材風格。11月進入供給側攻關階段,市場情緒有望因此提振,建議適當關注,個股方面推薦:1)受益于集團長期資產證券化率提升的首鋼;2)受益于供給側改革兼合并預期的河鋼;3)兼具估值安全邊際與國改/PPP催化的新興鑄管;4)主業穩增且具3D打印題材的中鋼國際;5)地處國改先鋒地區的馬鋼;6)具有轉型預期的玉龍股份、法爾勝;此外,預期年底兩機專項落地的高溫合金行情及慣常的核電行情可以適當留意。 去年以來,由于國內鋼鐵產能過剩,鋼鐵企業虧損嚴重。為了走出困境,宏興股份公司煉軋廠認真梳理產品結構,決定發揮現有設備潛力,全力開發品種效益鋼材產品投放市場,以質取勝,取得了良好效果。
陜西嘉利隆鋼業貿易有限責任公司得悉陜汽集團漢德車橋廠大型貨車對高強度鋼板有較大需求,特別是針對今年9月份出臺的新的公路運輸限載規定,對車輛自重提出了新要求,而高強鋼可降低車輛自重、提高車身強度和車輛載貨能力,是重載貨車市場新的寵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