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煤炭產能大于需求的基本面沒有根本改變,初步預測全年煤炭需求與上年基本持平或略有減少,與需求相比全國產能是充足的。不過,受水電出力下降,部分煤炭企業、用戶、港口存煤偏低和鐵路運力緊張等影響,局部地區、個別時段或將存在煤炭供給結構性偏緊的風險。
“加上季節性因素,目前的價格反彈有望在四季度延續。”岳福斌說,當前煤炭產業的“政策底”和“市場底”已經形成,短期內煤炭產業的風險不會很大,再次向下調整可能會在明年一季度,而后會呈穩步上行趨勢。
岳福斌表示,當前,煤炭產業應抓住拐點形成期,繼續打好煤炭產業脫困發展政策組合拳,堅定不移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加大去產能、去杠桿的力度,優化生產秩序,有序、集中釋放一部分先進產能,加快淘汰落后產能與相對落后產能,形成“良馬驅逐劣馬”的健康局面。
“隨著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一系列促進煤炭產業脫困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策并付諸實施,我國煤炭產業在經歷了深度調整后,迎來了久違的曙光。”岳福斌說,繼2014年底煤炭產業“政策底”形成之后,如今“市場底”也已經形成,煤炭產業向好發展的新拐點已經出現。
岳福斌說,當前市場價格的報復性反彈是煤炭經濟運行的最大看點。這一輪價格上漲給煤炭企業帶來了諸多利好,如企業資金流狀況出現好轉,效益同比大幅增長,前三季度增幅為22%,其中第三季度增幅達1.9倍。不過,他也指出,煤價上漲總體上表現為“有價無量”,尚不能過于樂觀。
據分析,今年前三季度,煤炭產量仍保持下降趨勢,累計下降10.5%;煤炭庫存明顯下降,三季度末產成品資金占用同比下降8.6%。進口煤大幅增加,前三季度累計煤炭進口量同比增加15.2%。由于價升量減,主營業務收入仍然下降,并且同比下降幅度較大,前三季度主營業務收入同比下降8.2%。
此外,從投資看,前三季度,煤炭產業投資降幅達26%。投資大幅下降并遠落后于社會投資平均水平,既是產業對市場變化的自我適應與調整,也是產業可持續發展動力缺失、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滯后的表現,需要格外關注。
從利潤看,前三季度煤炭產業利潤大幅提升的背后,一部分是產品價格回升的結果,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前期大面積裁員降薪降低人力成本(三季度煤炭產業從業人數同比下降9.4%)、供給側改革財政補貼替代企業成本、應對資金鏈斷裂風險實施債務重組或停息掛賬的貢獻,而且人力成本利潤化的成分不在少數,需要引起警惕。另外,當前煤炭產業利潤率仍然低于全部工業平均水平1.5個點。
回升基礎難言穩固
盡管煤炭產業向好發展的拐點來之不易,不過這一拐點背后,也存在著許多不確定性因素,產業回升的基礎并不穩固。
岳福斌說,從外部環境看,世界經濟處于第五次長周期的下行階段,并呈現中周期弱復蘇與小周期向下調整交錯的特征,新技術、新產業尚在孕育之中。全球資本市場不穩定、結構性問題突出等因素增加了經濟復蘇的不確定性。從國內形勢看,目前我國經濟仍處于L形筑底階段,傳統產業過剩問題沒有得到很好解決,投資持續縮水,有效需求不足,短周期的經濟波動在所難免。
從煤炭下游產業看,電力部門因煤價報復性上升將會受到成本過快提升的影響;鋼鐵業作為第二煤炭消費大戶,在一季度短暫好轉之后又繼續萎靡不振;煤化工受石油價格等因素影響,經營狀況欠佳,不少項目仍虧損運行;水泥建材受環境政策影響需求不旺。